經營網站 3 年,網路慢慢有了一些收入,也學會如何利用網路工具來創造收入,而網站其實是非常好的方式。
2022 年我的個人網站「減法生活提案」在聯盟網上獲得超過 13 萬的被動收入, Google 廣告大概在 US$736.03 其它收入林林總總不及備載。簡單說來,通過網站還是可以收獲不錯的收入。
▼ 聯盟網 – 台灣聯盟行銷最大平台之一

當然光是比較收入的話,怎麼比的上百萬 Youtuber、IG 網紅或是抖音直播,幾乎是小鳥比雞腿,但是以多個角度來看的話,有一個網站還是有很多的優點是別的平台比不上的。
例如說,網站上的內容不會被平台審核,有更大的創作空間。或是網站的流量雖然沒有平台高,但是如果平台不推播的話,有可能影響 90 % 的流量。
但是網站是透過提供「服務」和「內容」,只要你的內容有定期更新的話,那流量都滿穩定的,加上我們也可以多角經營,利用社群或是平台,將外部流量轉換成自己網站的流量。
所以大叔將所見所聞及所為,用最簡單的方式分享給大家。
網站變現是什麼?
網站變現並不難,但對於大多數人卻也不易,變現主要分為 3 個重點:
如果你本來就對於「網站設計」有基礎,那就有一點優勢在,但是大叔也沒學過網站設計,我只學過機械設計和被人設計。
但是網路上有很多網站設計的資源,加上現在的科技和工具很強大,說不定未來你只要動動嘴 AI 就為你完成 90 % 的工作。
困難的其實是探索自己的「興趣和熱情」,我問過多數身邊的好朋友「你的熱情(興趣)是什麼?」
90 % 回答不知道,剩下的 10 % 可能會說「旅行」、「美食」等,如果再問他們,如果要用興趣來賺錢的話,那你願意嗎?
答案通常是「願意」,但是在口頭願意之下,更多是的懷疑這件事情是否「不切實際」。
多數的夢想大多「不切實際」,但是夢想難道只是用來說的,不是用來實現的。
總之,將興趣和網路來結合是一門新學問,結合後,使用流量變現更是一門值得學習的技能,如果你有注意到,其實教你怎麼在網路上賺錢這樣的主題越來越多人在做了,例如阿滴和志祺的 YouTuber 的 36 堂課:讓你被更多人看到 、或是最近很紅的從「流量經營」到「熱銷熱賣」|愛莉莎莎的自媒體銷售學。
以上種種都都反應幾種情況:
所以網站變現是透過建立一個網站,分享自己有興趣的內容或是建立一種服務,最後將網站的流量轉化成收入的方法。
大叔在文章中將分享我是如何從一個新手小白,到副本打怪,最後存活及茁壯的故事。
起點 – 為什麼我要做網站?
凡事都有個價格,故事都有個起點。回想自己為什麼要需要「網站」,因為我要賣雞排,對賣雞排、賣更多的雞排以及賣超級多的雞排。
當時我和一個朋友在創業,在桃園龍潭開了一家炸物店,生意平平,像我們這樣的餐飲店,可以服務的範圍大概就在幾條街,走路就會到的距離。
但是做為一個經營者,時時就是要思考,如何做好服務、開發餐點、教育員工、回饋社會。所以讓更多人看見就成了一開始的起點。
你想想,如果有 1000 個人認識這家店,而且每天有 100 個人進來消費的話,那讓認識我們的人由 1000 人變成 5000 人的話,我想營業額自然就會提高。
也就是營業額 = 來店人數 x 購買金額,這樣的基本想法。所以「提高曝光率」就成了賣更多雞排的第一步,我將這個計畫和我的夥伴一起討論,但卻得到意想不到的反應。
你怎麼不去吃鼻屎
每週三,中午我們都會去咖啡廳吃飯,同時開會討論一下最近遇到的問題,其實這一直是很好的作法,將店裡發現的問題提出分享,然後建立 SOP。
這天也是週三開會日,我將「提高曝光率」這個想法提出來討論,其實我有一些想法,我認為利用網路行銷應該效果比較好,而且成本低。
我:「我想要提高店曝光率,讓更多人認識我們。」
朋友:「那要怎麼做?」
我:「網路行銷現在很紅,我們要不要試試看。」
朋友:「以前我發過傳單,要不要我們中午去學校前面發。」「以前,我都很仔細的跟女學生說明,我覺得效果很好。」
發傳單其實也是可行的,只是說傳統的行銷方式,無法避免會遇到幾個問題,像是人力成本、傳單和海報的成本,最終其實最困難的是無法用科學的方法來量化我們的努力,簡單說,我們不知道這樣做到底有沒有效。
所以我解釋了一下傳統和數位網路行銷的差別:
發傳單 | 數位網路行銷 | |
---|---|---|
成本 | 高 | 低 |
影響力 | 較淺 | 較廣 |
連結力 | 較高 | 較薄 |
量化結果 | 難 | 簡單 |
發傳單就是地面戰,而數位網路行銷就是空戰,我相信台灣人應該很容易就理解「空戰」和「地面戰」的差別。台灣三不五時就在選舉,年輕的候選人比較拿手空戰而「資深」候選人則比較喜歡「地面戰」。
空戰的影響力比較廣,影響的人數比較多,但是地面戰是人與人、面對面的交流,更能感受到人的溫度,但影響的人數沒有空戰多。一般來說,認真一點的都會選擇白天走入人潮、晚上在網上集合人氣。
聽完我的解釋後,我猜朋友大概也理解什麼是「數位網路行銷」。
「好了,那有沒有什麼想法了嗎?」
「下禮拜找一天中午去發傳單」
「你怎麼不去吃鼻屎」
中點 – 提高曝光率
在會議幾天後,我正在思考要怎麼提高店面的曝光率,我可以參加桃園金牌好店徵選,但報名資格不符,我可以參加美國「廚神當道」,但我發現只會炸雞排和洗雞翅可能不會贏。
於是我問了好友「谷哥」,得到的答案也不意外,比較意外的是後來發現,對於提高營業額的說,其實它們並非最有效果的,這就是另一段故事了。
那時候還沒有 OpenAI 的 ChatGPT ,如果那時候我討論對象不是我的夥伴的話,就會得到這樣的答案。
雖然有點意外創建一個網站是排在最前面的位置,但 AI 肯定比我聰明一點。

選了 3 個方法提高曝光率
如果你有一家炸雞店,只用一種方法來幫你的店面提高曝光,你會怎麼做,下面留言給大叔。
最終我選擇 3 個方法:
最近,我打開 Email 看了一下,雖然已經有 2 年沒有更新,其實效果一直都在。
▼ 2020年 3月

▼ 2023年 1月

所以網路行銷或是叫做數位行銷,最大的好處就是我看得到「數字」,不然當男客人說老闆好帥東西好吃的時候,我都會懷疑一下,到底是東西好吃,還是看著我東西才好吃。
總之,提高曝光率確實有助於提高店的生意,這就是我最大的欣慰。
終點其實才是起點
在執行幾個月後,其實有感受到業績的成長,但兩個經營者就像是雙頭馬車,怎麼看都見不到同一個終點,最後我決定先離開一陣子。
每次離職都是自我充電的最好時刻,我在台中住了幾個禮拜,只帶上幾件衣服,用最簡單的生活方式在旅行,長時間我只吃兩餐,生活上一直沒有什麼太大的開銷。
生活越簡單,才越有時間思考。
那早上我走到台中第二市場覓食,想到工作這麼久,也換了不少工作,到最後創業開店也嘗試過,在這十多年工作的日子裡,工作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
米腸越嚼越香,這問題越思考越混沌 。

有人說:「人生就是屎」 我說:「不要是鼻屎就好」
它的概念是人的終點都是死亡,所以不論你是誰,最終我們都會化成灰成為地球的一部份。其實它是想說,不要在意結果,過程比較重要。
但是知易行易,許多道理我們都懂,但做起來非常困難,就像是晚上吃宵夜對身體不好,也影響睡眠及健康,但是吃的時候特別爽,然怪人家說過程比較重要。
而且晚上沒事做就想要吃點東西,QQ 球和炸物都是萬惡的選擇,特別是炸雞排的帥老闆。
心的選擇
在離開店後,生活更加自由,有更多時間休息、運動和看書,我常常花上 1-2 個小時走路,我覺得走路是最好的運動,因為它夠慢,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,走路成為我的習慣。
這段時間我會用來聽 Podcast ,走路的同時學習新知,曬太陽的同時整理思緒,金城武說「世界,越快;心,則慢。」大叔說:「步伐愈慢,心愈慢」
創業後的朋友,應該可以理解,有些事情做過後就回不去了,例如:創業,所以創業還是我未來生活的第一選擇。
問題是「我要做什麼?」坦白說,這是大哉問,就像是宇宙的盡頭在哪? 像是愛因斯坦這麼聰明的人,終其一生也找不到答案。
回過頭來,其實我們轉念,換一個問題就好「我能做什麼?」
我想到在店裡的時候,為了做網路行銷,學會「架網站」,為了提高曝光,嘗試寫文章。反正也不知道「想要」做什麼,不如從「能做」什麼開始。
那天晚上,我打開 LINE 問一下家裡開工廠或是創業的朋友們,詢問有沒有需要做網站。
我做的不是網站 是一種生活方式
2020 年是一人創業的第一年,比起成功,我更害怕失敗,醒來就是工作,我不記得每天花多少時間在工作,我只知道我是為了寫文章而起床。
我甚至實驗過自己的極限,嘗試很極端的行程表,一天只睡 4-5 小時,每工作 2-3 小時就會小睡 20 分鐘,從早上到晚上,比蕭薔還要蕭薔。
第 2 年,網站開始有了流量、收入,也產生一點信心,結果我更努力工作、寫更多文章,網站曾經每天上線人數 2000 左右,那是我一開始給自己的目標。
到了第 3 年,網站成長停滯,流量不停下修,沒想到疫情已經結束,我的病情才要開始,發現自己有點焦慮,然後我做了一個決定,一個重大的決定。
我決定讓自己一天只工作 4 小時,下午就去運動散步,但是一般我會先睡午覺,人家說的好,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,賺錢是為了穿更好的褲。
這幾年也和室友在台灣過著數位遊牧的生活,曾住過台北、桃園、台中、台南、墾丁,今年也許會走入東部,但對於未來我喜歡保持一個彈性,也許回到最愛的台南也說不定。
後來我發現,經營網站或是善用網路工具工作,有 2 個好處:
壞處也不少,例如:「收入不穩定」、「嚴格的財政紀律」。但是換來的是 99% 掌握自己人生的權力,我覺得很值得。
網站不只是我獲取收入的方式,它更是一種方式用來支撐我的理想生活。
所以大叔將「能力」和「經驗」化成文字來分享給大家,也許你有自己的理想生活,但看看別人的生活也許對你的未來也有幫助。
設計一個網站 困難嗎
大家可能覺得做網站很難,未來數位生活可能更為活躍,需要更多「碼農」,但是真的有這麼多人會寫程式嗎? 其實不一定。
程式碼託管平台 GitHub 前執行長克里斯・汪斯崔斯(Chris Wanstrath),曾在 2017 年度開發者大會 GitHub Universe上提出他對未來的預測 「程式設計的未來,就是不用寫程式(The future of coding is no coding at all.)。」
他是共小 x ,人類的未來就是不再生小孩? 這樣有合邏輯嗎,請等一下,大叔來解釋一下,他指的其實是 Low-Code/No-Code (低程式碼/無程式碼)。
Low-Code 的意思就是使用「較少的程式碼」進行開發,以點擊、拖拉、選單等直覺、簡易的操作方式,取代部分程式碼的撰寫。
全球 IT 顧問諮詢公司 Gartner 認為 2024 年,預計將有 65% 的應用程式會由低代碼平台開發 。
你手機上的程式,現在就有可能是由一個程式新手通過低代碼工具完成的。所以也不用太擔心自己不會寫程式,所以不能做網站,世界不只是平的,技術也平行化了。
目前我的網站都是使用 WordPress 和網站設計編輯器 Elementor 完成,不用寫程式,但你需要有基本的網站設計概念,在後面的內容都會跟大家一起分享和學習。
主題
經營一個網站,技術可以學,但興趣、熱情無法,而我們又很強調選擇有興趣和熱情的主題。
所以經營網站最難的是「找主題」,就像當年我對炸雞沒興趣,平時也不太吃炸物,在為店做行銷的時候,支持我做下去的理由是「創業」和「經營一家店」。
最後我選擇離去,很大的理由也是我對這餐飲沒有太大的興趣。
總之,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主題很重要,如果你是經營者、業務,想要透過網路行銷來增加曝光,創造更多收益的話,你有很棒的切入點。
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個中年失業的單身漢的話,也許我們無法魚躍龍門成為年薪幾百萬的人,但成為最自由和風一樣的男子,還不會餓死,其實不難,只要你選對主題。
如果你很幸運有了家庭和小孩,想要為自己創造更多被動收入的話,我建議你可以經營代購、電商網站,也許不有趣,但比較符合商業思維,而且在家工作就等於多點時間陪伴孩子長大。
那主題怎麼選擇,我們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將會單獨來討論。
網站變現成本和風險
你問我創立一個網站要多少錢? 我說很難說。
但是當年一開始就花了幾萬塊,因為我選擇某家主機商,它合約一簽就是 3 年,而費用也是。基本費用其實只有:
但是後來為了讓網站更快速和美觀,我們就不得不選擇一些付費工具,像是我剛剛說的「WordPress 網站設計編輯器 Elementor 」,這就是一款付年費的工具,而且並不便宜。
總之,經營一個網站就像是在練肌肉,你喝高蛋白可以讓肌肉長大,吃麥當勞的麥克雞塊也可以,但是哪個比較健康和快速。
經營網站進入第 4 年頭,現在網站主機費用大概是 50 美金/月,換算台幣約 1600 左右。如果是初期的時候,我建議你選擇最便宜的主機,而費用約 10 美金(台幣 300 塊),選擇月付不綁約的主機,這樣方便你隨時調整你的主機效能。
而網域很單純,一年付一次付一年,約 500 塊台幣。簡單來說,初期我們的費用成本大概是不到 500 塊台幣,對於小資創業的我們,這類的固定成本越低越好。
再來聊聊風險,從投資的角度來看,最重要的就是風險評估。一個月 500 不到的費用成本,稱不上什麼風險,所以網站變現最大的成本其實是「時間」。
我們的網站如果沒有流量就無法變現,有了流量但沒有收入,這也表示,網站轉化變現的能力不好,為了降低風險,我們要盡力做兩件事情:
流量和你的網站內容、主題有關,但是要讓流量變現需要的是「商業力」。
小結
在最後,大叔為大家整理一下。一開始,大叔說網站變現的三個重點:
而我覺得選擇主題是最困難的,架設網站需要只是一點時間來學習,但是流量變現需要認識市場和景氣等因素來支撐你的策略。
總之,學習是有趣的,而自由的美好生活,需要的只是付出一點「努力和時間」來換取。
接下來,我將會由建立網站開始 → 選擇主題 → 建立流量 → 流量變現 → 量化&優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