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tion 是什麼? | 功能 | 特色 | 收費 | 下載

Notion 是什麼 ? (貼心連結)

notion-1-1024x412.png

Notion 是一套功能強大的雲端辦公軟體,由 Ivan Zhao 和 Simon Last 成立的公司 Notion Labs Inc. 所開發。該公司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,成立於 2016 年。Notion 可以運用在知識和數據管理、項目整合和任務控制的多合一工作區,意圖整合工作時會用的所有工具,在多項國際知名網站上都獲得了極高的評價。

Notion 可以說是這幾年在網路上最火熱的雲端筆記工具,也是一款強大的辦公室整合工具,同時它們也自己定義為 All-in-one workspace,因為它可以運用記事、數據儲存和管理、專案管理等多合一工作區,Notion 有意整合我們在工作時會用上的所有工具。

在 2019 它的使用人數到了 100 萬人,更在 2020 年 4 月得到 20 億美金的融資。Notion Labs 在 2020 年 4 月得到 20 億美金的融資。全世界已經超過 400 萬人在使用 Notion。2023 年推出了 Notion AI 。

如果你對 Notion 有更多好奇,也對工作和工具的整合感興趣的話,可以看看 “A story of tools and the future of work

2023 年 Notion 漸漸由雲端筆記工具,搖身一變成了辦公室、團隊合作的整合工具,讓我們看一下有什麼功能及恃色。

▼ Notion 是什麼?

video

Notion 介面導覽

Notion-操作界面.png

Notion 的介面設計簡潔直覺,使得操作和導航變得容易上手。主要部分包括左側選單、Tab 分頁、頁面選單、頁面 Cover、頁面 Icon 和頁面內容。

  • 左側選單:系統設定、頁面選單、搜尋等都在這邊。
  • Tab 分頁: 新功能,現在 Notion 可以通過 Tab 功能來開啟不同的頁面。
  • 頁面選單:和頁面相關的設定。
  • 頁面 Cover:頁面的封面
  • 頁面 Icon:頁面圖標
  • 頁面內容:頁面編緝的位置

Notion 四大的核心功能

mynotion_20240607.png
「 別讓貧乏的想像力與孱弱的執行力成為阻礙自己的藉口」

有人覺得 Notion 是筆記軟體,它也是專案管理系統,它同時也可以做為資料庫,管理你的工作、生活,讓它井然有序。

對我而言,它是我寫作、記錄想法的工具,也是我自媒體協同合作、管理內容的生財工具,它更是是生活、專案、時間管理的好助手。

由於 Notion 的介面簡潔、操作簡單,這符合許多喜歡寫作、做筆記的人的喜好。再者,它的資料庫功能強大,用來記錄和管理文件都十分好用。

加上它也支援不同的行動裝置,讓你在不同環境中,都可以因應你的使用習慣,幫助你記錄資料和點子,例如說,我會用 Notion 計畫購買或是待辦清單,這樣出門在外的時候,在手機上就確認內容。

又或是在辦公環境或是家中工作,在不同的電腦中登入帳號,立即就可以工作,對於一個常常旅行或是需要遠距工作的人來說,好的線上工作環境,可以省下帶東帶西的煩擾,報告也可以上傳到 Notion 中,做為使用或是備份都是聰明的作法。

現在,Notion Calendar 還提供了讓你的資料庫和 Google 行事曆整合,更方便做好時間管理以及協同 Google 的相關工具。

所以 Noiton 不只是「筆記軟體」,除了寫 Wirte ,它還可以完成其它軟體做不到的計畫 Plan、組織 Organzie 、 協同 Play。

Notion 核心功能:文件功能

Notion 提供多種文件工具,例如說:文字圖片影像、程式代碼、數學方程式、目錄等等。

Notion 核心功能:筆記記事

Notion 和許多筆記軟體不同,它有強大的自定義的功能,也就是你可以自己設計喜歡的範本,網路上也有許多的網站插件可以使用。

Notion 核心功能:資料庫

可以用儲存文件、專案管理等,讓你的資料更方便搜尋和管理維護。Notion Database 功能更能做為一個專案管理系統,是團隊工作、協同合作的神器,即時分配專案負業人,管理時程及進度,設定權限,整合 Github、Slack 等生產力工具。

Notion 核心功能:行事曆

你的專案可以在 Notion 的行事曆上輕鬆設定,讓你的同步在 Google Calendar 上,更方便整合谷哥工具。

Notion 核心功能:Notion AI

人工智能助手,可以為你完成許多工作,像是:文字整理、翻釋、寫作建議等。

總之,Notion 的使用範圍很大,做筆記、寫日記、行事曆,這些都是簡單的工作。透過網路協合,我們可以設計複雜的工作系統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區和團隊工作區分出來,讓工作更加有系統、有效率而且可以建立自己的工作方式。

現在 Notion 已經是在我寫作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得力幫手。例如說,我使用 Notion 製做我的個人書單,運用資料庫功能來管理和分類我的書,已閱讀、待購等等分類,可以在文件中記錄閱讀心得,還可以用搜尋功能找到當中的文字,讓寫作的時候更高效、省力。

Notion 收費(優惠內容)

目前在 Notion 上有 4 種方案:

  • 個人免費版 Free:對於個人用戶已夠用。
  • 個人專業版 Plus:更多的團隊工作功能和 30 天的資料回朔功能,加上無限大小的上傳檔案權限。<推薦寫作、內容創作工作者>
  • Business:將整個工作區匯出為 PDF 、SSO、高級頁面分析。
  • Enterprise:User provisioning (SCIM)、更多管理與安全功能。
  • Notion AI :很佛心的將 AI 獨立出來,無論你是什麼方案,都可以用「加購」買到 Notion AI 小助手。年費者 $8 per member / month 。月費者 $10 per member / month。(詳細資訊)
Notion AIFreePlusBusinessEnterprise
收費(年付)Free$8 (約 240 台幣)$15 (約 450 台幣)和 notion 連絡
  • 10 美金(月付方案和 Free 方案) | | | | |

▼ 2023 收費提高了,未來可能還會更貴。

Notion-收費_2023-e1678072537546.png

▼ 2020 費用

notion-pro_20200910_2-e1661310406324.png

▼ Notion AI vs ChatGPT Plus

ProductsNotion AIChatGPT Plus
Monthly price (1 person)$10$20
修改內容SupportedSupported
建議大綱SupportedSupported
Access across all your notes, docs & projectsSupportedx
Easy drag & drop text editorSupportedx

Notion 下載 全平台支援

目前 Notion 支援 Window、Mac 到 Android、iOS 等行動裝置,如果不想要安裝的話,我們也直接用網頁版來登入。

使用 Notion 的時候,你可以不用下載軟體,選擇在網頁版上登入使用,同時也可以在不同的裝置上安裝 APP ,例如手機或是平版,iOS 或是 Android 。

行動版 Notion 的體驗可能沒有電腦版好,而電腦版速度我覺得有比網頁快,所以大家可以下載試試,而行動版 APP 建議當做記事本 APP 使用,晚上的時候,再使用電腦來整理或是調整。( 江湖在走,大叔要有 )

立即下載 Notion :

Read more

AI 真的能幫我上班嗎?

AI 真的能幫我上班嗎?

So桑:「每天早上上班的時候,我都會想一個問題——有沒有可能 AI 幫我上班?我躺在床上,它幫我開會、回信、報告全寫完……」 Tifa:「那你不就失業了嗎?」 So桑:「對,但我失業的同時,它也幫我賺錢啊~」 So桑:「而這不是開玩笑。2025 年的 AI,真的已經卷(競爭)到離譜的程度。你以為你在努力工作,但其實 AI 比你還勤勞,還不會請病假,還不會抱怨薪水太低。」 AI 到底有多卷? So桑:「要看一個產業多卷,看錢就知道了。」 ▲ 2025 上半年生成式 AI 投資金額達 492 億美金,比去年全年還多 (資料連結)。 So桑:「這就像是百貨公司周年慶。每家公司都在打折搶客戶,AI 世界每天都在上新貨,早上剛出 GPT-6,

By So桑
【閱讀心得】小島經濟學:看見資本、貨幣與自由 從一張漁網改變你的理財思維

【閱讀心得】小島經濟學:看見資本、貨幣與自由 從一張漁網改變你的理財思維

我覺得經濟學其實是離我們最近的學問。它不是抽象的符號遊戲,也不是只有大學才看得懂的東西。這本書把資本、貨幣、利率、貿易、政策這些看似艱深的詞,用魚、網、銀行這類生活化的故事拆開說清楚。讀完你會發現,原來經濟學可以這麼接地氣,能直接幫你在日常中做選擇。 在和朋友聊聊理財,常聽到一個觀念:「財富是讓你選擇怎麼活,不是累積數字的遊戲,目的是自由。」 《小島經濟學》告訴我們的更多是如何做選擇的看法。 一張魚網如何改變命運 故事從一張捕魚網開始。艾伯花幾天編好第一張網,從此每次出海能多捕幾條魚。這張網不是錢,而是能反覆使用、提高生產力的「工具」或「能力」。 有人看到機會,想學做網,但怕餓肚子,他們會去跟艾伯借魚或借工具。這種借貸,其實就是最原始的信用。借的人希望用時間換取未來更高產出;借的人(艾伯)則在承擔風險,期待回報。 這是資本的起點:有人願意犧牲眼前的消費,去創造能持續產出的東西。當大家都願意這樣做,島上每個人最後都有網,一天能捕兩條魚,生活質量整體提升。 所以資本不是錢,

By So桑
拖延症:台灣人的日常心魔,如何把「明天再說」變成「現在就做」的執行力

拖延症:台灣人的日常心魔,如何把「明天再說」變成「現在就做」的執行力

「你可以拖延,但時間不會。」— 班傑明・富蘭克林 「我們明天再開始吧!」 「拖延症」大概是你我最熟悉的朋友兼敵人。不是重病,卻讓無數夢想停在起點。只要能跨過那一步,很多事其實都迎刃而解。如果有方法把拖延變成行動力,我們是不是就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? 我們為什麼會拖延?生物學角度的「拖延」 人的大腦天生趨樂避苦,「該做」常伴隨痛苦。 思考很容易,但做起來就不簡單,行動伴隨不適,大腦本能就會先閃躲。 所以拖延其實不是「懶」,而是大腦在保護你避開壓力與不確定性。 一、進化與環境失配 人類大腦同時有「即時回饋偏好」的舊系統與「長期規劃」的新皮質。 過去在資源稀缺與威脅環伺時,即時回饋有利生存;現代任務多為延遲回報,產生失配,傾向推遲需要長期投入的行動。 Tim Urban 在 TED 經典演講(連結),提到的「理性決策者 vs. 即時滿足猴」的比喻指出:當生活沒有立即威脅時,

By So桑
幣漲無疑《Number Go Up》在說什麼:敘事、風險與人性的一本清醒書

幣漲無疑《Number Go Up》在說什麼:敘事、風險與人性的一本清醒書

市場會騙人,人性更會。 敘事能抬價,但風險只會累積。 做好退場計畫,比預測價格更實用。 「別把幸運當實力,也別拿善意當免死金牌。」 本傑明・葛拉漢:「投資在短期是一部投票機,在長期是一部稱重機。」 把票投給敘事沒關係,但別忘了最重要的「風險」。 為什麼大家相信「幣漲無疑」? 一般人會說沒有「必漲資產」。在華人世界,很多人信房地產;有些國家偏愛黃金;而幣圈信徒更偏向比特幣。作者指出,比特幣信徒極為死忠,幾乎任何新聞都能被詮釋為利多,形成強大的買盤與敘事支撐。泡沫可以比你想像更久,反人性操作會把做空者擠爆,所以他選擇不做空比特幣。 敘事是一種身份與群體歸屬。當我們在短時間內推測未來走勢,就很容易「自我強化偏誤」:只收集支持自己觀點的資訊,忽略不利訊號。於是「幣漲無疑」像口號一樣被喊大聲,直到現實來敲門。 不過,2000 的網路泡沫與 2008 的金融海嘯都沒有讓世界毀滅,反而帶來生態的重整與成長。 這本書適合兩種人閱讀: 1. 已在幣圈打滾已久的人:你看過事件本身,

By So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