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tion Calendar 教學:整合 Google Calendar 和資料庫必備管理工具

Notion Calendar 是什麼?

Notion Calendar 是 Notion 平台上的一種功能,它允許用戶創建和管理日曆。這個工具非常適合那些需要整合日程安排、項目截止日期或其他重要事件的用戶。Notion 的日曆可以高度自定義,讓用戶能根據個人或團隊的需要來設置和查看日曆。

Notion Calendar 的特點在於它整合了 Google 日曆之外,還可以和自己 Notion 裡的多個資料庫做連結,讓你的帶有 Data 的資料都可以一併整理在同一個 Calendar 裡,更方便時間你的行程、專案。

也可以在 Notion Calendar 直接修改 Google 的行事曆,這樣依賴 Google 行事曆的公司或是個人,也不用不斷地在兩個軟體中做切換,它們可以更好的交換資料,更容易的視讀。

過去你可能在網路上看到很多人在詢問:「如何在 Notion 上使用 Google Calendar?」

直到直到 2024 的一月十七號 Notion Calendar 正式上線後,這個問題才直正被解決,現在我們可以在任何平台裝置上使用 Notion Calendar ,下載連結在下方。

menu-bar.png

Notion Calendar 下載

如何使用 Notion Calendar 整合 Google Calendar & Notion Database

那怎麼使用呢? 首先你要先下載 Notion Calendar 或是使用瀏覽器打開它。

Step1. 在左側選單,找到「Calendar」然後點擊。

mynotion_20240729.png

Step2. 使用你的 Google 帳號登入

mynotion_20240729-1.png

Step3. 連結你的 Notion 帳號

進入程式後,你可以在左側下方找到 Notion 的工作區,點擊圖示「…」,選擇「 Manage Workspace」。會打開 Setting 頁面,可以在「Integrations」下方找到 Notion 然後連結你的帳號。

(注意:你的 Database 必須要設定 Data View)

mynotion_20240729-2.png
mynotion_20240729-3.png

這樣就完成基本上就完成設定。如果你在資料庫找到不到資料的話,請看一下你的資料庫,有沒有設定 View Setting ,你的資料需要帶有 data property 才能在 Notion Calendar 上使用。

mynotion_20240729-4.png

Notion Calendar 設定

如何切換時間維度

在右上角,可以找到切換的下拉選單。可以選擇的時間為:

  • Day
  • Week
  • Month

在 View Settings 選單裡,還可以直接開啟 Setting。

mynotion_20240729-5.png

如何新增任務

Step1. 在日曆中,欲想要建立任務的時間點點擊右鍵,點一下「Create event」。

mynotion_20240729-6.png

Step2. 主要我們可以設定 Title 、時間,以及你的任務想要建立的地方,可以選擇 Notion 或是 Google 的行事曆中。

mynotion_20240729-7.png

Step3. Google Event 設定

如果你新增的是 Google Event 的話,還可以完成一些功能,例如說:

mynotion_20240729-8.png
  1. Title :任務名稱
  2. 時間: 顯示事件的具體開始和結束時間,以及持續的時間。如果你和我的一樣,喜歡在行事曆設定一些日常習慣,像是幾點要起床。那你就可以點擊 Repeat 功能,這是 Notion 沒有提供的服務。
  3. Participants :參與者
  4. Location :地點
  5. 文檔和連結:連結 Notion 頁面,例如放上會議記錄。
  6. 狀態
  7. 可見性
  8. Reminders :提醒

Comference :視訊會議 Notion Calendar 還可以直接開啟「會議」。支援:Google Meet 和 Zoom ,不只幫你管理任務,還管理會議。

mynotion_20240729-9.png

Read more

拖延症:台灣人的日常心魔,如何把「明天再說」變成「現在就做」的執行力

拖延症:台灣人的日常心魔,如何把「明天再說」變成「現在就做」的執行力

「你可以拖延,但時間不會。」— 班傑明・富蘭克林 「我們明天再開始吧!」 「拖延症」大概是你我最熟悉的朋友兼敵人。不是重病,卻讓無數夢想停在起點。只要能跨過那一步,很多事其實都迎刃而解。如果有方法把拖延變成行動力,我們是不是就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? 我們為什麼會拖延?生物學角度的「拖延」 人的大腦天生趨樂避苦,「該做」常伴隨痛苦。 思考很容易,但做起來就不簡單,行動伴隨不適,大腦本能就會先閃躲。 所以拖延其實不是「懶」,而是大腦在保護你避開壓力與不確定性。 一、進化與環境失配 人類大腦同時有「即時回饋偏好」的舊系統與「長期規劃」的新皮質。 過去在資源稀缺與威脅環伺時,即時回饋有利生存;現代任務多為延遲回報,產生失配,傾向推遲需要長期投入的行動。 Tim Urban 在 TED 經典演講(連結),提到的「理性決策者 vs. 即時滿足猴」的比喻指出:當生活沒有立即威脅時,

By Oscar Chuang
幣漲無疑《Number Go Up》在說什麼:敘事、風險與人性的一本清醒書

幣漲無疑《Number Go Up》在說什麼:敘事、風險與人性的一本清醒書

市場會騙人,人性更會。 敘事能抬價,但風險只會累積。 做好退場計畫,比預測價格更實用。 「別把幸運當實力,也別拿善意當免死金牌。」 本傑明・葛拉漢:「投資在短期是一部投票機,在長期是一部稱重機。」 把票投給敘事沒關係,但別忘了最重要的「風險」。 為什麼大家相信「幣漲無疑」? 一般人會說沒有「必漲資產」。在華人世界,很多人信房地產;有些國家偏愛黃金;而幣圈信徒更偏向比特幣。作者指出,比特幣信徒極為死忠,幾乎任何新聞都能被詮釋為利多,形成強大的買盤與敘事支撐。泡沫可以比你想像更久,反人性操作會把做空者擠爆,所以他選擇不做空比特幣。 敘事是一種身份與群體歸屬。當我們在短時間內推測未來走勢,就很容易「自我強化偏誤」:只收集支持自己觀點的資訊,忽略不利訊號。於是「幣漲無疑」像口號一樣被喊大聲,直到現實來敲門。 不過,2000 的網路泡沫與 2008 的金融海嘯都沒有讓世界毀滅,反而帶來生態的重整與成長。 這本書適合兩種人閱讀: 1. 已在幣圈打滾已久的人:你看過事件本身,

By Oscar Chuang

WooCommerce 教學指南:基本設定簡介

完成安裝、物流金流設定後,還有一些設計我們可以看一下。 在 WooCommerce 中,設置功能非常重要,它能幫助你設定你的網店的所有基本和進階設定。 在管理頁面中,你可以看到左側欄目有一個名為「設定」的選項,這裡包含了關於商店的很多設定部分。 一開始可能會有點複雜,但不用擔心。因為設定都可以修改,那我們就一步一步地完成它吧。 以下是一些 WooCommerce 設定中的主要部分: 1. 一般設定: * 設置商店的基本資訊,比如商店地址、銷售地區、貨幣等。 2. 產品設定: * 管理產品頁面,包括產品的尺寸單位、評論設定以及庫存管理。 3. 運送方式: * 設定運送地區和費用的選項,可以根據不同地區設定不同的運費方案。 4. 付款: * 管理可供客戶選擇的付款方式,像是信用卡、銀行轉帳、第三方支付平台等。 5. 帳號及隱私權: * 設定客戶帳號的註冊和登入方式,以及管理客戶的隱私設定。 6. 電子郵件: * 在這裡你可以設定系統發送給客戶的各類通知,比如訂單確認、發票等。

By Oscar Chuang

想讓你的產品快速曝光嗎?如何在 WooCommerce 添加新產品

想知道如何快速上架新產品嗎?了解如何輕鬆添加新產品到你的 WooCommerce 商店,讓你的客戶更加便捷地找到心儀的商品! 配置正確的產品類別和標籤,能有效增強顧客的購物體驗和提高銷售量,這可是每個電商商家必備的技能! 如何添加新產品 Step1. 點擊「新增」 進入後台,找到 WooCommerce 選擇商品,點擊「新增」選項。 Step2. 商品設定 以我的客戶的商品為例,我們可以設定: * 商品標題 * 商品說明 * 商品圖片 * 商品圖庫 * 商品資料 * 商品簡短說明 這些設定都對應我們前端網頁的內容。 商品資料可以選擇: 1. 簡單商品 * 用途:這是最基本的商品類型。適用於沒有任何變種、額外選項或是需要特殊配置的單一產品。例如,一本書或一件無需選擇大小或顏色的T恤。 * 特點:設置簡單,只需填寫基本信息如價格、庫存等。 1. 組合商品 * 用途:用於銷售由多個已有商品組合而成的套裝產品。這適合那些想要以套裝形式出售多個產品以提供更好的價值的商家。 * 特點:顧客可以購買包含多個單獨商品的組合包,

By Oscar Chua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