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在 Notion 上做靈感筆記? 3秒超速記錄你的想法

為什麼要做靈感筆記( Fleet Note )

我覺得可以歸納成三件事情:

  1. 防止靈感流失:為了要防止靈感流失,幫助捕捉突如其來的創意。你覺得沒用的點子未來說不定很有價值。
  2. 過濾雜訊:將工作或是看到的資訊先寫下來,之後再決定要不要做,其實你可能會發現,很多事情都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而已,那就把它刪掉吧,然後輕輕地告訴自己不要再做了! 放下它!
  3. 重覆利用已學習到的知識: 知識並非越多越好,而是要怎麼活用它。例如說:英文大約有 200,000 個單字,但 Globish 全球英語研究,只要 1500 個單字就能清楚表達英文。

在一書中「超速學習」有一章節也在討論「記憶」,如果你可以培養寫筆記的習慣,迅速記錄下突然出現的想法、點子,就可以避免遺忘或錯過重要的想法,轉成好點子。

總之,靈感筆記:捕捉創意、過濾雜訊、重複利用。你覺得沒用的點子,未來可能就是致勝關鍵!

什麼是靈感筆記 & 閃念筆記(Fleet Note)

靈感筆記、閃念筆記源自「卡片盒筆記法」(Slip-box)一書,是指在靈感或好點子突然出現時,迅速將其記錄下來的一種筆記形式。

許多人或許會認為「靈感」是一隻難以馴服的野貓,它無影無蹤,捉摸不透,卻又悄悄現身在我們的身邊。那些身處創作領域的人深知,要想讓這樣的靈感不再是昙花一現,就必須有意識地將其固定在紙上,並在筆記本中為之構築一個有序的棲息地。

如同細心的飼養員,日復一日地培養與整理這些零散的思緒,讓它們得以萌芽生長。經過時間的滋養,這些初生的靈感終將成長為壯觀的存在,化作一隻令人驚艷的大貓咪,為我們帶來啟發與喜悅。

mynotion_20240811.png

靈感,這東西說來就來,說走就走,就像是上廁所一樣;若肚子裡無物,再怎麼使勁也無用。

不過,靈感似乎在特定時刻格外活躍,以下是我的「靈感打臉時刻」分享:

  • 洗澡時:或許只有脫離塵世的束縛,思緒才能自由飛翔。
  • 坐車時:獨自一人的空間,外加不斷變換的風景,正好激發我無限的想像力。
  • 吃飯時:在咀嚼的過程中,大腦放鬆,創意自然湧現。

歷代文人也有類似見解。歐陽修曾說,「枕上、廁上、馬上」是思考的最佳地點。文案的基本修煉的作者則提到,在這些特定情境下,特具創意:

  • 放鬆狀態下:在這些時刻,我們通常處於放鬆狀態,大腦得以自由運轉。
  • 半催眠狀態:那種微醺的感覺,讓思緒變得飄渺,更容易產生新的連結。
  • 若有所思時:腦海中不經意浮現的片段,看似零散,卻可能激發出新的火花。

總之,靈感並非遙不可及,它潛藏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。真正能產出佳作的,不是哪個高明的工具,而是你對周遭的觀察、你的思考方式、你所累積的知識、你的才華以及不懈的努力。

因此,當靈感如流星般掠過,你又該如何捕捉它呢?

延伸閱讀:

捕捉靈感:選擇合適的工具

當靈感突襲,如何不放過任何一絲閃念?

無論是傳統的筆與紙,或是現代的數位工具,記錄那些飛逸而過的念頭,應成為你本能的反射動作。

如同生活的小儀式:查手機、記日記、蓋馬桶蓋,讓捕捉靈感融入日常,不經意間,自然而然。

如今,數位化筆記已成為創作的新常態。從 NotionAnytypeEvernoteGoogle 文件,這些工具不僅多元而且功能全面,滿足了現代人的各種需求:

  • 快速記錄:捕捉每一個稍縱即逝的創意。
  • 有效儲存:永久保存你的靈感珍寶。
  • 方便整理:將思緒有條理地串連起來。
  • 有效搜尋:迅速找回那些過往的靈光乍現。

雖說市場上沒有一種工具能完全滿足每位用戶的所有需求,Notion 卻以其卓越的團隊協作功能脫穎而出。即使在速度上有待加強,但它的綜合表現可以打上 75 分。對了滿分是 100。

如何讓數位筆記本 Notion 成為你的隨身閃念筆記?

接下來,我將分享我的靈感記錄方法,以及如何將這些靈感轉化為可重複使用的永久筆記。這一過程分為兩個步驟。

第一步:記錄 Tasks。這裡的 Tasks 指的是那些暫時的、不需太多時間整理的任務——可能是晚餐要買的菜,需要回的一通朋友電話,或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奇思妙想。

我通常使用「子彈筆記」來管理這些 Tasks。如果你對子彈筆記感興趣,不妨閱讀我的文章: 2025 Notion 子彈筆記:免費模板下載與 AI 自動化,打造全方位生活與數位工作系統

mynotion_20240811-1.png

第二步:將靈感整理到知識管理的資料庫中。我會將靈感或點子按照以下類別進行分類:

  • Why(原因)
  • What(內容)
  • How(方法)

這樣的分類方便於進一步整理並加入個人的觀點和想法。這類似於使用卡片盒筆記法來儲存永久筆記。

打造自己的 Notion 靈感模板

Step1. 新增 Tasks 資料庫

在任一頁面中,輸入 “/databaseinline” ,新增一個資料庫然後改名為 Tasks,換上 icon 和 Cover 會讓人的心情更好。

mynotion_20240811.mp4

Step2. 新增靈感

再來我們疑似得到什麼神奇的感應,然後,我們將它新增到資料庫裡。

可能還有一些待辦工作等,我們可以新增進去。

mynotion_20240811-3.png

Step3. 整理靈感 → 永久筆記

每天晚上,夜深人靜的時候,看著身邊的人睡憨側臉,正是我們將 Idea 好好整理的時間點。

我們先使用 Database Relation 功能連結「永久筆記」的資料庫。

mynotion_20240811-4.png

如果我們想要將 「點子」→ 「永久筆記」,就點擊一下 Property 就可以快速的新增到永久筆記的資料庫。

mynotion_20240811-1.mp4

更多資料庫的相關文章,可以參考:

用 Notion 按鈕打造快速筆記

網路上看到有人在問:「如何用手機快速記下想法?」

這確實是 Notion 一個比較大的缺點:「手機版的速度太慢」;所以使用手機的 Notion APP 做閃念筆記,不是太方便,而且使用上的體驗不是太好。

但目前有幾個方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,例如:《 Notion 按鈕 》。

首先我們在建立一個叫「 Tasks 」的頁面。

用來記錄靈感、 To-do List 或是任何你想要快速記錄的項目。

mynotion_20240811-5.png

然後,在頁面的上方我們打造一組「快速功能」的按鈕:

  • 新增支出
  • 新增 List
  • 新增 Idea
mynotion_20240811-6.png

點擊後,它就會新增個頁面在我們設定好的資料庫中,並打開它讓我們方便寫下想法。

從打開手機到開始寫字,練習一下的話,大概只需要 3~5 秒。應該可以滿足多數人對記錄的需求。

mynotion_20240811-7.png

按鈕的設定如右,基本上就是 Add page 到你的閃念筆記的資料庫中,並在最後設定一個 Open New Page Add ,這樣才會直覺地打開它並使用。

mynotion_20240811-8.png

筆記的力量:不只是記錄,更是人生的反思

總之, Notion 上做靈感筆記其實並不難,有時候我們尋找更好、更有生產力的工具的同時,也落入一種思維:「在老問題,找新辦法」。

「術在變,但道不移。」無論科技變化多快,我們的目標應該是一致的,目標不會因為工作而改變,請不要忘了你是在實現目標、管理工具,有時候只要可以達成它,有差那 10 秒鐘嗎? 也許你在學習新工具的時間都遠超過它。

好啦,希望你開心就好!

Read more

AI 真的能幫我上班嗎?

AI 真的能幫我上班嗎?

So桑:「每天早上上班的時候,我都會想一個問題——有沒有可能 AI 幫我上班?我躺在床上,它幫我開會、回信、報告全寫完……」 Tifa:「那你不就失業了嗎?」 So桑:「對,但我失業的同時,它也幫我賺錢啊~」 So桑:「而這不是開玩笑。2025 年的 AI,真的已經卷(競爭)到離譜的程度。你以為你在努力工作,但其實 AI 比你還勤勞,還不會請病假,還不會抱怨薪水太低。」 AI 到底有多卷? So桑:「要看一個產業多卷,看錢就知道了。」 ▲ 2025 上半年生成式 AI 投資金額達 492 億美金,比去年全年還多 (資料連結)。 So桑:「這就像是百貨公司周年慶。每家公司都在打折搶客戶,AI 世界每天都在上新貨,早上剛出 GPT-6,

By So桑
【閱讀心得】小島經濟學:看見資本、貨幣與自由 從一張漁網改變你的理財思維

【閱讀心得】小島經濟學:看見資本、貨幣與自由 從一張漁網改變你的理財思維

我覺得經濟學其實是離我們最近的學問。它不是抽象的符號遊戲,也不是只有大學才看得懂的東西。這本書把資本、貨幣、利率、貿易、政策這些看似艱深的詞,用魚、網、銀行這類生活化的故事拆開說清楚。讀完你會發現,原來經濟學可以這麼接地氣,能直接幫你在日常中做選擇。 在和朋友聊聊理財,常聽到一個觀念:「財富是讓你選擇怎麼活,不是累積數字的遊戲,目的是自由。」 《小島經濟學》告訴我們的更多是如何做選擇的看法。 一張魚網如何改變命運 故事從一張捕魚網開始。艾伯花幾天編好第一張網,從此每次出海能多捕幾條魚。這張網不是錢,而是能反覆使用、提高生產力的「工具」或「能力」。 有人看到機會,想學做網,但怕餓肚子,他們會去跟艾伯借魚或借工具。這種借貸,其實就是最原始的信用。借的人希望用時間換取未來更高產出;借的人(艾伯)則在承擔風險,期待回報。 這是資本的起點:有人願意犧牲眼前的消費,去創造能持續產出的東西。當大家都願意這樣做,島上每個人最後都有網,一天能捕兩條魚,生活質量整體提升。 所以資本不是錢,

By So桑
拖延症:台灣人的日常心魔,如何把「明天再說」變成「現在就做」的執行力

拖延症:台灣人的日常心魔,如何把「明天再說」變成「現在就做」的執行力

「你可以拖延,但時間不會。」— 班傑明・富蘭克林 「我們明天再開始吧!」 「拖延症」大概是你我最熟悉的朋友兼敵人。不是重病,卻讓無數夢想停在起點。只要能跨過那一步,很多事其實都迎刃而解。如果有方法把拖延變成行動力,我們是不是就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? 我們為什麼會拖延?生物學角度的「拖延」 人的大腦天生趨樂避苦,「該做」常伴隨痛苦。 思考很容易,但做起來就不簡單,行動伴隨不適,大腦本能就會先閃躲。 所以拖延其實不是「懶」,而是大腦在保護你避開壓力與不確定性。 一、進化與環境失配 人類大腦同時有「即時回饋偏好」的舊系統與「長期規劃」的新皮質。 過去在資源稀缺與威脅環伺時,即時回饋有利生存;現代任務多為延遲回報,產生失配,傾向推遲需要長期投入的行動。 Tim Urban 在 TED 經典演講(連結),提到的「理性決策者 vs. 即時滿足猴」的比喻指出:當生活沒有立即威脅時,

By So桑
幣漲無疑《Number Go Up》在說什麼:敘事、風險與人性的一本清醒書

幣漲無疑《Number Go Up》在說什麼:敘事、風險與人性的一本清醒書

市場會騙人,人性更會。 敘事能抬價,但風險只會累積。 做好退場計畫,比預測價格更實用。 「別把幸運當實力,也別拿善意當免死金牌。」 本傑明・葛拉漢:「投資在短期是一部投票機,在長期是一部稱重機。」 把票投給敘事沒關係,但別忘了最重要的「風險」。 為什麼大家相信「幣漲無疑」? 一般人會說沒有「必漲資產」。在華人世界,很多人信房地產;有些國家偏愛黃金;而幣圈信徒更偏向比特幣。作者指出,比特幣信徒極為死忠,幾乎任何新聞都能被詮釋為利多,形成強大的買盤與敘事支撐。泡沫可以比你想像更久,反人性操作會把做空者擠爆,所以他選擇不做空比特幣。 敘事是一種身份與群體歸屬。當我們在短時間內推測未來走勢,就很容易「自我強化偏誤」:只收集支持自己觀點的資訊,忽略不利訊號。於是「幣漲無疑」像口號一樣被喊大聲,直到現實來敲門。 不過,2000 的網路泡沫與 2008 的金融海嘯都沒有讓世界毀滅,反而帶來生態的重整與成長。 這本書適合兩種人閱讀: 1. 已在幣圈打滾已久的人:你看過事件本身,

By So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