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 2020 寫了 Notion 和 Evernote 的比較。有趣的是,四年的時候就出現新起之秀的筆記軟體 Anytype ,一款安全性更高基於區塊鏈技術更加強數據的安全性和透明度。
總之,我從 Email 整合和文件管理為主的 Evernote,到 ALL in one 的 Notion,現在又有 Anytype。
現在的技術越來越強,開發的速度越來越快,市場不斷地在進化,但我們學習新知的速度好像已經跟不上。
寫作告訴我一件事:我們要漸漸地認清自己,我們的能力和時間有限,不能什麼都想做。
Notion vs Evernote vs Anytype 這篇文章深入比較這三個頂尖的筆記,希望幫大家找出寫作和生產力的最佳工具。我們將做這三個筆記的簡單介紹和直接比較,以及我在寫作創作上的使用心得。
誰是我心中最佳的數位筆記,讓我們看下去。
Notion | Evernote | Anytype 簡介
做筆記是學習新知識、新技能的必備工作。以前我們會把筆記寫在紙上,但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用數位方式做筆記。
數位筆記有很多好處,比如說它們更環保,所有內容和資料都儲存在網上,不僅容易保存,還方便搜尋。而且這些筆記軟體大多支援多種裝置,只要登入同一個帳號,就可以隨時在電腦、手機或平板上找到你的筆記。
如果我國小就有 iPad,我應該早就能找到那些畫在課本上的小畫作,證明自己那時候有多有創意。
所以,一款好的筆記軟體應該有幾個主要功能:
快速記錄:隨時隨地捕捉靈感。強大搜尋能力:能快速找到過去的筆記。安全儲存:內容不僅要保存,還得確保安全性。
筆記的目的是提高學習和工作的生產力,但每個人需求不同,最重要的是找到能滿足自己需求的筆記工具。
Notion 特點與優勢
多功能平台:Notion 結合了筆記、任務管理、資料庫、日曆等多種功能於一體,提供一個整合性的工作空間。資料庫功能:Notion 的資料庫功能強大,支持多種視圖(表格、看板、日曆等),方便資料整理與管理。協作工具:支持多人實時協作,可以方便地與團隊成員共享和編輯文件,提升協作效率。整合性:支持與多種第三方工具和服務的整合,例如 Google Drive、Trello、Slack 等,提高工作流的連貫性。創新性:提供豐富的模板和社群支持,使用者可以從中獲取靈感,不斷優化自己的工作流程。雲端存儲:所有資料雲端存儲,隨時隨地訪問,不受地點限制,適合遠程工作和數位遊牧。第三方應用整合:與多種第三方應用(如 Google Drive、Slack 等)整合,還有 Emal、Slack提醒和自動化功能,加上 API 幾乎可以和市場上的工具連結。強大的筆記功能:支持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等多種格式的筆記,滿足多樣化的記錄需求。標籤與搜索:強大的標籤和搜索功能,使得使用者可以方便地標記和查找筆記,提高信息管理效率。網頁剪藏:使用 Evernote Web Clipper 可以方便地將網頁內容保存到筆記中,適合做資料收集和研究。同步功能:筆記自動同步至所有設備,確保隨時隨地都能訪問和更新資料。模板:提供多種筆記模板,幫助使用者快速開始記錄,提升效率。手寫和掃描功能:支持手寫筆記和文件掃描,將手寫內容和紙質文件數字化,便於管理和查找。協作功能:支持筆記共享和協作,可以與他人共同編輯和查看筆記,提升團隊合作效率。。第三方應用整合:與多種第三方應用(如 Google Drive、Slack 等)整合,提升工作流程的連貫性和效率。去中心化:使用去中心化技術,確保數據不依賴於中央服務器,提升資料的安全性和可控性。多平台支持:Anytype 支持多種操作系統,包括 Windows、macOS、Linux、iOS 和 Android,方便跨設備使用。高定制化:提供高度自訂的界面和模板,使用者可以根據需求自訂工作空間。強大的關聯功能:支持不同筆記之間的關聯,方便使用者建立複雜的信息網絡和知識圖譜。離線模式:完整的離線工作模式,即使沒有網絡連接也能正常使用,數據會在恢復網絡後自動同步。隱私和安全:本地優先和去中心化的設計確保了資料的高度隱私和安全,不必擔心數據洩露。高效組織:通過自訂模板和關聯功能,使用者可以高效地組織和管理資料,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系統。多設備同步:雖然強調本地存儲,但仍支持跨設備的自動同步,保證了資料的連貫性和一致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