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投資理財 | 加密貨幣 | 無現金生活

財務自由四步驟:從投資自己到創造未來的致富秘訣!

財務自由四步驟:從投資自己到創造未來的致富秘訣!

財務自由的核心在於「自由」,這不僅僅代表你擁有多少金錢,而是指你不受金錢束縛的生活方式。


雖然「財務自由」常被提起,但卻常忽略一個重要觀點:「有錢才有自由」。


在 吳淡如 的節目:「財富和自由,哪一個對你最重要?」裡面有一句話我很有感:


完全沒有財富,你會自由嗎?


在現實中,很少有人能完全脫離金錢的束縛;即便是那些過著極簡生活的人,也往往需要依賴外部條件,如天時、地利、人和。


那麼,究竟如何在知識與資訊充裕的時代,兼得財務與自由呢?


答案是:先達成財務自由,再享受自由的生活。




財務自由的四個步驟

我認為,財務自由並不等同於擁有龐大的資產,而是建立一套清晰、可靠的財富模式,讓你無論面臨何種變故,都能不必為錢煩惱。主要可以從以下四個重點出發:




一、投資自己

投資自己是一種低成本且快速回報的方式。一本名為《執行長日記:關於事業與人生的 33 條法則》提出了人生五個桶子理論:


分別是:

  • 你知道什麼(知識)
  • 你還能做什麼(技能)
  • 你認識誰(人脈)
  • 你擁有什麼(資源)
  • 外界對你的看法(聲望)




  • 書中分別指出人生要成功最重要的幾個因素:

    ▼ 我的能力 & 世界社會需要 & 市場需求



    這本書強調:成功關鍵在於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與技能。無論是準備大學入學、專研某項專業技能、學習程式語言、外語還是行銷能力,都是持續投資自己的重要方式。透過這些投資,你可以掌握未來,重獲自己生活的方向盤。


    更重要的是,就算你的工作薪水很高,但是無法不斷獲得的知識或技能,那依舊只是「低收入」的職業。只有終身持續投資自己的知識與技能,才是最穩定且無法被剝奪的資產。




    二、投資市場

    第二,獲得收入後,如果僅將錢存入銀行,購買力將因通膨而逐漸下降。舉例來說:

  • 台灣通貨膨脹率約 2~3 %,全球大概是 4~5 %
  • 美國國債也在持續上升

  • 請試想一下,假設你工作多年後,在銀行存下一輩子辛苦工作的 1000 萬,假設每年通貨膨脹 4% 的話,那你的購買力就少了 40 萬,相當是你當年一年工作的薪水。


    相對地,將現金轉為房地產、股票或比特幣等資產,這些資產不僅能抵禦通膨,還能產生被動收入。例如:

  • 房地產因建材、土地與人工成本不斷上升而保值。
  • 股票則在公司經營良好時,除了股利分紅外,市值也有上漲潛力。

  • 因此,投資理財是必修課,雖然初期效果可能不明顯,但長期下來將能省下大量「無謂損失」。




    三、投資人脈

    根據研究,職場的黃金期大多在 30 到 40 歲之間,而到了 50 歲後,精神和體力都會逐漸下降,收入也可能減少。這時候,建立好的人脈就特別重要。


    你會發現,很多創作者、設計師和自學家都喜歡在網路上分享他們的學習和創作經歷。


    這樣不只可以幫助他們提升專業技能,還能擴展社交圈。透過網路或職場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導師,不但能進行專業上的交流,還可能帶來更多商業合作的機會。


    說白了,有好的人脈在手,換工作或遇到困難時都會有更多支持。而且,投資於人脈也是在打造自己的品牌。好的人際關係是建立在信任和誠信的基礎上,這能讓你在職場上更有競爭力。即使年紀大了,只要有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人脈,也能獲得大家的認可、內部的推薦。


    所以,當你在投資自己、提升能力的同時,也別忘了開始建立你的人脈網絡!


    延伸閱前:

  • 曾是台大畢業、年薪數百萬外商高管 48歲遭裁員嘆:人到中年沒價值
  • 失業只是暫停鍵:如何輕鬆面對中年挑戰



  • 四、投資未來

    當你達到財務自由後,思考的不該只是「工作不工作」的問題,而是「我要做什麼」。


    我是個好奇的人,我常常會問朋友一些問題,像是最近 AI 發展的很高速,也許有人會擔心 AI 搶了誰的工作,但也有人一點都不擔心,比起這個問題,你應該問的是:

    如果你已經財務自由了,不用工作了,你要做什麼?





    投資未來意味著利用你的自由去創造更多有意義的價值——無論是教育年輕人、在網路上分享知識,或是打造更酷的產品,甚至拯救更多人。


    這不僅是在做好事,更是一種責任。


    你的自由應該能帶動更多人改變生活,肩負更多責任。




    舉例: 最低薪款的大學畢業生怎麼存到 1000 萬

    以一位 22 歲大學畢業生為例,他既沒有富爸爸背景,也不算特別喜歡讀書,就讀於一所普通的大學。然而,他立下了一個大目標——存到一千萬,然後去開一家咖啡廳。


    大學剛畢業時,他在 7-11 工作,拿著最低工資,每月薪水大約是 28,590 元。聽從理財老師的建議,他把薪水的三分之一存起來,每個月大約能存下 9,500 元。


    透過人力銀行,他找到了一份技術職工作。由於經驗不足,起薪只有 33,000 元,但這比打工好很多,也意味著有升遷的機會。換了新工作後,他每月能存下約 11,000 元。


    再過 6 年,菜鳥終於變中鳥,隨著工作能力的提升,他的薪水增至 42,000 元,雖然數字不算特別高,但他仍然感到知足,而每月存款也增加到了約 14,000 元。


    在這期間,他曾換過跑道,也遇到過公司裁員,但在貴人的幫助和朋友們的努力下,薪水大致保持在 4~5 萬左右。


    最終,他在 ___ 歲那年,成功達成了存到一千萬的目標。


    初期:在 7-11 上班,每月存最低工資(約 9500 元),並投資年報酬率 7% 的金融商品




    中期轉換:換到薪水較高的技術職,起薪 33000 元,每月存 11000 元;



    工作 6 年後薪水提升至 42000 元,每月存 14000 元。終於在 55 歲的時候,完成 1000 萬的目標。





    在這個故事中,我們簡化了很多情節,但同時也明白,這種累積財富的方法既簡單又成功率極高。


    你可能會好奇:如果市場大幅下跌甚至腰斬,該怎麼辦呢?


    根據 0050 指數基金的歷史數據,即使曾遭遇最大回撤達 -36.38%,修正後仍能持續上漲,15 年的年化報酬率高達 12.62%。這充分證明了持續投資的重要性。


    所以,最關鍵的就是——堅持下去。


    ▼ macromicro 提供




    心得 & 結論

    錢是大多數人最關注的問題,但常常用錯方法或抓錯重點,從而錯失機會。


    這裡提出的「財務自由四個步驟」模式提供了一個適合大多數人學習與複製的方法:

  • 提高能力 → 增加收入 → 投資資產與人脈 → 貢獻社會

  • 這套模式雖有彈性,每個人可根據自身情況調整,但核心觀點不變:

    財務自由不僅是個人成功的標誌,更是一種能幫助他人、改變生活的責任。


    掌握這些原則,你不僅能享受自由,更能用這份自由惠及更多人。


    若你覺得這些方法有啟發,請分享給需要的人,因為改變生活,其實只需動動手指。 感謝你看完我的文章,下次見。

     

    以下是為了能夠滿足段落所需的長度而定義的無意義內文,請自行參酌編排。

    目錄:
    財務自由四步驟:從投資自己到創造未來的致富秘訣!

    留言給我